寄生蟲|男子應酬狂食魚生數日後腹痛解黑便 求醫驚見2cm寄生蟲蠕動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4/03/20 12:08

最後更新: 2024/03/20 12:45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一名男子吃下魚生後數日出現腹痛、頭暈等症狀,求醫檢查驚見胃內有2cm寄生蟲蠕動。

【刺身/魚生/墨魚/寄生蟲】不少港人愛吃魚生及刺身,但吃生冷食物要小心寄生蟲風險。近日台灣一名51歲男子在飯局上吃下不少魚生,結果數日後出現解黑便、頭暈等症狀,求醫檢查後發現一條長達2cm的寄生蟲在賁門附近微微蠕動,醫生證實為海獸胃線蟲感染,經藥物治療後痊癒。

最新影片:

綜合台媒報道,該名男子本身愛吃魚生,又因工作需求經常外出應酬,近日在某場飯局中一次過吃下大量魚生及墨魚,幾天後突然排出黑便,並同時出現頭暈、上腹痛、心悸等症狀,於是緊急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求醫,抽血檢查發現他的血紅素從正常的14降至10,出現貧血現象。

該院腸胃肝膽科醫生林裕鈞表示,院方在男子住院期間為他安排照胃鏡檢查,結果發現他除了胃潰瘍和胃幽門桿菌感染,還有一條長達2公分的「冬粉狀不明物體」嵌在賁門附近微微蠕動,當下用水無法將其沖走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林裕鈞之後用器械將物體夾出,經過病理化驗證實為海獸胃線蟲感染(Anisakiasis),經經潰瘍用藥及幽門桿菌除菌治療後,終於改善痊癒。

他提到,一般人感染海獸胃線蟲通常沒有感覺,大多會在胃鏡檢查中意外發現。根據統計,患者若有症狀,會於食用後48小時內出現,因此和急性腸胃炎不容易區分。當寄生蟲侵犯腸胃道黏膜,可能會引起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、糞便含血或黏液、輕微發燒,偶爾出現過敏反應伴隨紅疹、發癢。不過他亦指出,海獸胃線蟲在人體內無法產卵繁衍,通常幾天後就會死亡,即使出現感染症狀,大多都會在2至3周內自行消失痊癒,極少數會持續數月

有些人認為芥末對魚生有「殺菌」效果,但林裕鈞就提醒,無論是芥末、醋、薑、蒜、辣椒等食材,都無法將寄生蟲殺滅,也沒有殺菌的效果。另外,醫院和坊間藥房處方的驅蟲藥亦尚未出現經研究證實有效的藥方,目前治療上仍以內視鏡檢夾除為主。

感染海獸胃線蟲高危
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指出,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,主要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某些裂頭絛蟲,惟消費者未必可以憑魚或魚肉刺身的外觀判斷是否帶有寄生蟲,因為在顏色、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,除非寄生蟲大得單憑肉眼已可看見。

黃醫生又指,感染常見的海獸胃線蟲後,會出現以下症狀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資料指,一般海產常見的寄生蟲還包括蛔蟲、縧蟲和吸蟲。大多數寄生蟲會令人輕微至中度不適,患者也有可能出現紅疹和痕癢等過敏反應。在一些較為嚴重及複雜的個案,除了引致腹瀉和腹部不適外,一些寄生蟲(例如肺吸蟲)甚至有可能進入患者的重要器官(例如肺部),引起嚴重併發症。

此外,異尖科線蟲寄生在海魚、甲殼類(例如蝦)和頭足類(例如魷魚)的海產體內,是其中一種人類經進食魚類而感染的重要蛔蟲。人類如進食了生或未經煮熟而又受寄生蟲感染的魚或漁產品,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病(例如異尖線蟲病)。

6大高危食物

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早前曾指出,今時今日要所有人不吃魚生壽司是「不切實際」,但認為高風險人士應避免進食,包括幼童、老人家、器官移植病人、癌症病人、正接受化療人士、高劑量類固醇、肝病、糖尿病患者等,以及正服食抗生素人士,至於其餘人士亦要做好風險管理。

他強調,「冷凍」只能殺蟲,不能殺菌,「記著細菌零下負80度,雪藏10年都唔死呀」。除魚生外,生食其他海產同樣存在感染寄生蟲風險,何栢良又列出其中6大高危食物,包括:

  • 壽司
  • 刺身
  • 醬油蟹
  • 醉蟹
  • 鯡魚子
  • 綠鯡魚
  • 酸橘汁醃魚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責任編輯:羅嘉欣